《外语界》2019年总目录和提要
外语界
2019年第1期(总第190期)目录
提 要
振兴发展外语教育
振兴发展外国语言文学类本科专业:成就、挑战与对策
孙有中
提要:中国高等教育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进入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新阶段。外语界一方面应客观评价外国语言文学类本科专业40年来在学科建设、教育教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另一方面应充分认识到外语类专业面临的专业点规模过大、专业同质化比较严重等严峻挑战。本文提出,振兴发展外语类专业应重点推进四方面改革创新:(1)优化外语类专业点布局;(2)促进外语类专业多元发展;(3)加强非通用语人才培养;(4)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关键词:高等教育;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能力
新时代大学外语教育的历史使命
何莲珍
提要:本文聚焦新时代大学外语教育的历史使命,通过明确大学外语教育的定位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通过加强课程建设、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关注教师发展三方面的阐述回答“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文章指出作为高校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大学外语教育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承担着服务国家战略与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双重任务。
关键词:大学外语教育;课程建设;多元评价;教师发展
新时代外语教育改革的几点构想
蒋洪新
提要: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外语教育为服务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改革开放也成就了我国外语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本文提出外语教育要积极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总结外语教育改革经验,不断深化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进外语专业内涵建设。
关键词:新时代;外语教育;改革发展;复合型人才
“一流学科”建设
综合性大学一流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定位与建设路径探索
宁 琦
提要:在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大背景下,综合性大学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是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例,讨论当前综合性大学一流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内涵、定位以及建设的机遇与挑战,厘清一流学科发展思路和建设路径,从而切实发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外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定位;思路;路径
新时代一流外语学科建设:内涵、原则与路径
王雪梅
提要:为对接我国新时代高等教育和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的新要求,本文基于学科和一流学科概念,尝试分析新时代一流外语学科的内涵,探讨外语学科建设原则,并结合相关院校的案例讨论外语学科建设路径,期望能为进一步推动外语学科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新时代;一流外语学科;内涵;原则;路径
论新时代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跨学科发展路径
曾艳钰
提要:新时代我国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面临各种挑战,比如外语学科内部发展不平衡,外语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属性不断弱化等。如何充分利用我国高等教育创建“双一流”的契机,实现学科的内涵式发展,是一流外语学科建设的使命。本文基于我国外语学科发展现状,阐述了湖南师范大学一流外语学科的建设发展,提出外语学科的跨学科发展路径。
关键词:一流学科;人文属性;跨学科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
基于区域特色与跨学科体系的一流学科定位与建设思考
金哲俊 朴玉明
提要:延边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具有鲜明的区域优势和民族特色、坚实的建设基础与较大的发展潜力。为建设一流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延边大学确立学科定位与目标,提出总体和具体建设任务,制定政策措施等保障机制,旨在提升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关键词:一流学科;东北亚;区域优势;民族特色;跨学科体系
外语教育教学
基于体认语言学的英语语法教学
王 寅 王天翼
提要:随着语言学理论不断发展,现有英语语法教材的不少论述已经过时甚至不妥,亟须更新。国内外语法学家在这方面开展了很多探索,特别是Radden和Dirven提出的“英语认知语法”教学理念已经引发关注,但他们在理论阐发、条目梳理、体系构建方面仍显不足。本文尝试将本土化的体认语言学和英语认知语法相结合,以体认语言学为基础重构英语语法教学思路,贯彻“纲举目张、溯源求因、转变观念、意在更新、讲练结合”的原则,以期为英语语法教学带来新面貌。
关键词:体认语言学;英语认知语法;英语语法教学;理论与实践
论外语教育的学科化发展:应然性与实然性分析
王嘉铭 武建鑫
提要:学科化是知识演进与社会建制的互动生成。本文论述了外语教育学科化发展的应然合理性,并通过学科文献、课程、群落、建制分析论证了外语教育学科化发展的实然必要性。外语教育学科化发展仍需构建独立的话语体系、增强学界的学科认同、健全院系的组织建制,最终实现语言与教育学科的整合发展。
关键词:外语教育;学科化发展;学科间性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应用研究
评分量表对口语考试构念效度的影响:交互构念理论视角
张晓艺 金 艳
提要:本研究依据交互构念理论中的“极简型交互观”和“温和型交互观”,参考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口语量表,设计了“按能力分项评分量表”与“按任务评分量表”,并比较了两种评分量表对英语口语考试分数、分数差异来源以及分数解释的影响。研究立足语言构念与交际语境的交互性,从口语评分角度拓展了定义行为表现评估考试构念的视野。
关键词:评分量表;构念效度;交互构念理论;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
英语口语考试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对接研究
——以CET-SET 4为例
揭 薇
提要:本研究尝试对接大学英语四级口语考试和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口语量表”,采用标准设定方法建立口语量表和考试的关联,划定针对口语量表级别的考试分界分数。研究发现,专家组能够通过考试任务分析选择合适的考生表现描述语,经过系统的培训后专家组在标准设定的各个阶段体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和准确性。研究结果对于未来口语量表在英语考试中的应用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CET-SET 4;标准设定;对接研究
基于CSE的创新型外语人才外语能力测评
——以写作能力测评为例
陈建林
提要:外语能力是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基础和核心能力,突出强调现实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本文阐明了创新型外语人才外语能力测评的目的和意义,并以写作能力测评为例,论述如何运用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为教师评价、学习者自评、外部评价三类测评提供参照框架,实现外语教学和测评的一体化。
关键词:创新型外语人才;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写作能力测评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在中小学英语形成性评价中的应用
——以写作能力为例
潘鸣威 吴雪峰
提要:形成性评价是外语测评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中小学英语形成性评价在实践操作和学术研究层面均比较滞后,尤其是缺乏统一的语言能力参考标准。本文提出将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应用于中小学形成性评价的基本步骤,并以写作能力量表在同伴互评、学习契约中的应用为例,探讨量表在中小学英语形成性评价中的应用范式和途径,以期为更有效地开展中小学英语形成性评价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中小学英语;形成性评价;英语写作能力
外语界
2019年第2期(总第191期)
目 录
提 要
振兴发展外语教育
发挥外语专家指导作用,推动外语专业振兴发展
钟美荪
提要:在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背景下,本文回顾总结了第五届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工作,具体包括制定《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主办教育教学学术会议,开展教师培训,组织专业统测与各类比赛,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与专业素养,发挥专家的资政启民作用等。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新时代外语类专业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教学指导委员会;外语类专业;工作回顾;发展战略
守正出新,推动大学外语教学内涵式发展
——2013—2017年大学外语教指委工作总结与思考
王守仁 王海啸
提要:本文总结与思考了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的主要工作,具体包括坚持年度工作会议,研制《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开展教学研究,举办教学研讨会、赛事和教师培训,参与教材编写和考试改革。文章最后讨论了多语种教学协调发展、通用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的关系、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应用、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深度融合等重要问题。
关键词:大学外语教学;《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课程体系建设;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
专家学者论坛
外语教学应在传统教学法与交际教学法之间寻求融合
——李观仪先生的外语教学观及外语教学实践主张
束定芳
提要:李观仪先生是我国外语教育领域一位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她主编的《新编英语教程》培育了我国一代又一代英语专业人才。基于她学习英语的亲身经历,结合她对交际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理论基础与实践特点的理解和把握,李观仪先生在长期教学实践和教材编写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外语教学思想:外语教学应在传统教学法与交际教学法之间寻求融合。她还认为外语教学应合理利用教育技术,并对外语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能力等提出了重要建议。李观仪先生的外语教学思想为我国外语教学实践和研究提供了颇有价值的启发。
关键词:李观仪;外语教学;交际教学法;传统教学法
翻译教学
中国翻译教育研究:现状与未来
穆 雷 李希希
提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翻译教育已经走过40年历程,翻译学学科地位已经确立,翻译人才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回顾总结翻译教育研究成果对于我国翻译学学科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梳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翻译学研究论文(博士论文和期刊论文),分析我国翻译教育研究的成果与不足,并针对翻译教育研究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翻译教育;翻译学科;研究现状;未来发展
翻译教学最简设计:聚焦问题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周玉华 胡朋志
提要: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课时相对有限,翻译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翻译策略选择能力。本文指出翻译教学设计应聚焦学生翻译练习中的问题,基于反复、充分的问题导向式思考和实践训练强化合理的默认操作,促成最佳翻译策略选择。文章进而提出聚焦问题式翻译教学最简设计,建议一方面压缩教师知识专题讲解内容,另一方面简化教学流程,以此提升翻译教学效果。
关键词:翻译能力;翻译策略;最简设计;聚焦问题式翻译教学
IPO框架下翻译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研究
吕红艳
提要:本研究基于学生发展理论,构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输入—过程—输出”质量的IPO评价框架,通过问卷和访谈考察翻译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发现,翻译硕士研究生外部学习动机较强而内部学习动机不足,对教师授课质量和翻译水平满意度较高,对高校提供的翻译实践机会满意度不高,期望能够更多参与学术交流。研究最后对翻译硕士研究生教育提出加强学生学习动机的理性引导、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优化课程结构等建议。
关键词:翻译硕士;教育质量;IPO框架
论法律翻译能力的构成要素
王海萍
提要:法律翻译能力与一般翻译能力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法律翻译的专业性及其所需的专门翻译能力。本研究运用翻译能力与法律翻译相关理论,分析了“华政杯”全国法律翻译大赛的量化和质化数据,探究了法律翻译能力的构成要素,发现法律翻译能力由语篇能力、术语能力和工具能力等要素构成。研究结果对法律翻译教学与评估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关键词:法律翻译;翻译能力;能力要素;“华政杯”
商务英语教学
论商务英语跨学科研究范式与方法
王立非 崔 璨
提要:本文阐述商务英语跨学科研究范式与方法,基于商务英语的跨学科领域、语言与商务的交叉属性提出商务英语研究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避免单学科思维和方法的局限。商务英语跨学科研究应以系统观和现实观为指引,结合语言学、经济学、管理学、大数据科学、统计学等多学科范式,合理运用语言指数思维、语言计量思维、语言建模思维、语言大数据思维和语言统计思维。文章对推动我国商务英语跨学科研究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商务英语;研究方法;研究范式;跨学科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
史兴松 程 霞
提要:本研究采用定量内容分析法对我国主要招聘网站的商务英语人才招聘广告展开分析,调查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人才语言知识与技能、商务知识与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其他职业素养的社会需求。研究发现:(1)商务英语人才就业市场较为广阔;(2)用人单位较认可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较重视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3)用人单位看重解决实际商务问题的通用和专业商务知识与技能;(4)用人单位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工作态度、服务意识、合作能力等职业素养也较为关注。研究结果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和教学实践具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商务英语;社会需求分析;招聘广告;知识与技能;国标
外语教学
21世纪以来我国学术英语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左秀媛 宁 强
提要: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从发展趋势、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3方面梳理分析了21世纪以来发表于我国重要学术期刊的学术英语教学相关论文。分析结果显示:(1)我国学术英语教学研究总体呈增长态势;(2)研究主题主要聚焦于课程建设、教学实践、教学定位和学术英语特征,针对教材、评估和教师的研究偏少;(3)研究多采用非实证方法,实证研究以量化范式为主导。文章建议未来学术英语教学研究应拓展视角,注重行动导向、微观层面的研究,运用多样化研究方法。
关键词:学术英语教学;研究趋势;研究主题;研究方法
“英语国际语”视角下大学英语交际能力培养再认识
喻 霞 刘承宇
提要:本文剖析了当前高校大学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误区,并在英语国际语视角下重新解读交际能力,指出英语国际语概念有助于应对交际能力培养面临的困境。基于英语国际语概念框架,文章从培养目标、技能培养、教师教育和教材教法等方面探讨了交际能力培养的转型,以期满足全球化发展和我国“双一流”建设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英语国际语;大学英语;交际能力
外语能力与音乐介质相关性的国际研究综述
曹若男
提要:随着当代认知科学的发展,语言和音乐的相关性研究已经引发学界讨论,音乐介质对学习者外语能力的提升作用得到关注。本文回顾梳理国际上探讨外语能力与音乐介质相关性的研究,分析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发展建议,期望能为外语学习及相关研究带来启示。
关键词:外语能力;音乐介质;相关性;综述
外语界
2019年第3期(总第192期)
目 录
提 要
外语教学
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共促一流外语学科发展
李岩松
提要:新时代背景下,加快“双一流”建设、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实现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面临的新要求。本文结合相关案例,探讨新时代外语学科发展的一个核心定位、两个原则和三个维度,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促进一流外语学科发展。
关键词:全国教育大会;一流外语学科;学科发展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与英语教学
刘建达
提要: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界定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的英语能力等级,描述了各个能力等级的表现特征,可供英语学习、教学等参考。本文从量表制定原则、理论框架、语用能力、认知能力、形成性评价等方面阐述了量表对英语教学的相关启示。基于量表的语言教学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势,以使用为导向,鼓励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强调循序渐进的能力进步,提倡实施形成性评价。
关键词: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英语教学;形成性评价;语用能力
校本大学英语课程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兼析苏州大学“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模式”
顾卫星 孙倚娜 张 莉 张 卓
提要: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已经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界的共识,但培养什么样的英语应用能力、如何培养英语应用能力有待深入探索。本研究依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精神,从建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模式”入手,建设“影视英语”和“媒体英语阅读”课程,增强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建设“英语高级口语”和“翻译与英语写作”课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建设“跨文化交际”和“中国特色文化英语教学”课程,发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能为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提供一定启示。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英语应用能力;培养路径
写作教学
中国理工科博士生学术论文写作立场建构研究
王晶晶 姜 峰
提要:学术观点的建构不仅需要客观呈现研究数据,更需要合理表达作者立场。本研究分析了中国理工科博士生与国际期刊作者在英语学术论文写作中表达立场的文本实践,结果表明:博士生比期刊作者显著多用模糊限制语、强势语和自我指称语,这些立场资源词在博士生论文与期刊论文各部分的分布具有一定差异;博士生写作词汇资源有限,且存在刻意回避作者身份的现象。研究为学术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立场表达;模糊限制语;强势语;自我指称语
二语学术写作中语义概括性的发展特征研究
周惠 刘永兵
提要:本研究基于语料库对比分析,以不定代词的使用为例,探讨我国英语二语学习者学术写作中语义概括性的发展特征。与期刊作者语料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二语学习者语义概括性标示词总体使用过度,合理概括化使用比例相对较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阶段的语义概括性使用呈现递减发展趋势,本科生阶段语义概括性标示词使用最多,硕士生阶段大幅度下降,博士生阶段较为接近期刊作者的使用情况。就具体类别而言,整体性概括持续减少,个体性概括不断增多,部分性概括呈现起伏变化。研究揭示了二语社会化进程中语义概括性波动式下降的规律性特征。
关键词:语义概括性;二语学术写作;不定代词;发展特征
二语研究
非掩蔽启动与掩蔽启动效应是否存在质的区别?
——来自新学词汇心理表征研究的证据
乔晓妹 唐荣超 张鑫雯
提要:词汇加工研究中的启动效应考察某一刺激对另一刺激的影响,其中掩蔽和非掩蔽启动效应的区别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本研究通过采用非掩蔽启动范式的词汇学习实验,探究新词经过单次学习之后能否产生启动词词别效应,并将实验结果与掩蔽的启动词词别效应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虽然掩蔽的启动词词别效应不存在,但是非掩蔽的启动词词别效应存在,说明这两种启动效应之间可能存在质的区别。研究进而讨论了两种启动效应的性质和发生机制。
关键词:非掩蔽启动效应;掩蔽启动效应;启动词词别效应;词汇表征
汉语母语儿童英语韵律模式和习得年龄效应:基于声学分析的证据
薛 锦 胡梦赟 胡小兰 聂亚如 陈 曦
提要:本研究基于ToBI韵律标注体系,使用Praat软件对照分析70名中国汉语母语儿童和15名加拿大英语母语儿童的英语语音韵律特征,考察韵律特征和习得年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两类样本的英语韵律特征存在显著性差异。和英语母语者相比,英语二语学习者语速更慢、音高重音错位、次短语过多、边界调位置异常。控制英语学习年限和生理年龄前后,习得年龄和韵律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模式出现反转。方差分析显示,习得年龄对英语二语学习者的韵律效应不显著。研究结果对外语环境下外语学习最佳起始年龄具有一定启示。
关键词:习得年龄效应;英语韵律;双语者;汉语母语儿童
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
基于实践的高校外语教师培训有效性评价研究
张素敏 孙钦美
提要:基于相关评价研究和高校英语教师培训实践,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首次尝试制定包含教师、组织者、互动、目标认知、服务设施5个因子的高校外语教师培训评价量表,分析了教师培训有效性评价的影响因素,指出学员的教龄与职称显著影响互动因子,而学位与参训费来源则显著影响目标认知因子。研究不仅能为高校外语教师培训有效性的量化评价提供参考,而且有利于多维分析外语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高校外语教师培训;有效性评价量表;目标认知;互动
教师动机策略提升大学生课外英语学习动机的效果研究
杨红燕 何 霜
提要:本研究以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为对象,采用历时12周的准实验研究设计,探索大学英语教师的动机策略运用对提升学习者课外英语学习动机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1)教师动机策略运用促进了学习者课外英语学习动机和投入的积极变化;(2)学习者对教师动机策略运用的感知和评价存在个体差异,并对动机策略的效果产生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大学英语教师立足课堂驱动课外英语学习提供启示。
关键词:课外英语学习;动机策略;学习动机;学习投入
我国大学英语教师工作倦怠研究述评与启示
蒋晓艳
提要:近年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师的工作倦怠问题引发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研究成果日趋增多。本文从研究方法、研究焦点、研究发现等方面较为全面地梳理了该领域研究的现状,探讨了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方向。文章最后阐述了相关研究对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高校管理层和大学英语教师的启示。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工作倦怠;述评;启示
学生视角下的MTI教师理想素质及现状研究
刘 熠 刘 平
提要:随着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教育的快速发展,MTI教师发展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通过对我国16所高校30名MTI学生的半结构化访谈,探讨学生心目中MTI教师的理想素质及当前MTI教师的不足。研究发现:MTI教师的理想素质包括翻译专业素质、个人特质和课堂教学素质;学生认为MTI教师在翻译职业化知识、师生互动、行业实践和教学指导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研究还为MTI教师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教师素质;MTI教师;学生视角
书刊评介
《二语教学中的情感——理论、研究和教师教育》述评
徐锦芬 付华
提要:教师情感作为影响教学实践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二语教学中的情感——理论、研究和教师教育》基于心理认知、社会建构、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等不同理论视角,从二语教师个体因素、教学语境、教师话语、教师教育等多方面探讨了教师情感在二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为读者呈现出二语教师情感研究的全景图。
关键词:教师;情感;教师教育;二语教学
外语界
2019年第4期(总第193期)
目 录
提 要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专栏
中国英语口译能力等级量表结构探微
王巍巍 穆 雷
提要:口译能力等级量表是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界定口译能力构念,介绍了口译分项量表的概况。文章接着从横向的描述语生成原则、纵向的量表层级差异与衔接两个维度探析口译量表的内部结构。最后,文章以口译能力等级量表中的互动分项量表为案例展开解读,旨在为口译能力等级量表在口译教、学、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口译能力等级量表;量表结构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
口译能力描述语分级验证研究
许 艺 杨 扬 穆 雷
提要:本文聚焦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口译能力描述语的分级定量验证和定性验证。基于多面Rasch模型的效度验证结果表明,口译能力描述语拟合度和区分度较好,描述语级别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不同等级的口译能力。在两次验证结果的基础上,口译能力描述语经历了多轮修改与调整,确保描述语术语统一、表述清晰,描述语的级别代表性得到优化。
关键词:口译能力等级量表;描述语;分级验证;Rasch分析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组构学习策略量表框架研究
贾贻东 武尊民
提要:本文旨在阐述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组构学习策略量表制定涉及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量表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总结。文章界定了组构能力,分析组构学习策略与组构能力之间的关系,说明组构学习策略量表的基本设计原则,阐述组构学习策略量表的建设过程。文章还对未来组构学习策略量表的效验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组构学习策略量表;设计原则;量表开发
外语教学
语类圈活动在外语课堂中的应用
韩宝成 梁海英
提要:本文基于整体外语教学理念,针对教学流程中意义协商活动的“再现”环节,设计了叙事、描述、说明、论说、指示5种语类圈活动。语类圈活动是一种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再现语篇内容,体验并反思语篇意义的建构过程,进而盘活并内化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提升综合素质。语类圈活动能为教师开展课堂互动教学提供操作方案,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语类圈活动;外语课堂教学;语类;整体外语教学
定向动机流视角下的英语口语学习自我概念发展变化
——一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历时跟踪个案研究
付 蓓
提要:本研究以定向动机流为理论视角,对3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自我概念发展变化进行了历时考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愿景、“隐性”惯常行为、进度检查、积极情感等动机维度对英语口语学习自我概念的积极发展产生显著作用。然而,过于理想化的目标、被评价和被比较的学习环境、进度检查和正向反馈的缺失将导致学习者无法获得语言学习的真实感和幸福感,口语学习自我概念很难呈现积极变化趋势。研究最后对英语口语教学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定向动机流;英语口语学习;自我概念
跨文化教学
跨文化能力理论发展六十年:历程与展望
戴晓东
提要:本文全面回顾过去六十年跨文化能力理论的发展历程,并展望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文章指出,跨文化能力理论经历了四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学者们围绕有效性建构了一些奠基性理论,但较为零散。第二阶段,有效性和得体性成为理论分析的焦点,理论建构全面铺开,西方范式逐步形成。第三阶段,西方理论继续强势发展,同时非西方理论取得长足进步,跨文化能力理论趋于多元化。第四阶段,学者们注重理论视角的整合,促进了共识积累和理论建构深化。未来跨文化能力理论研究需要加强以交际双方为单位的分析、得体性层面的探讨以及本土理论的建构。
关键词:跨文化能力;理论建构;发展阶段
“第三空间”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实践探索
顾晓乐
提要:跨文化外语教学旨在帮助学习者建构本族语言文化(L1/C1)和目的语言文化(L2/C2)交融的“第三空间”,实现异质文化间的沟通和转化。本研究通过教学案例,探讨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的应用,重点关注如何在态度培养、知识建构、模拟交际、批判反思和调适顺应等5个教学环节建立“第三空间”。量化和质性评估结果表明,建立“第三空间”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第三空间”突破单维的语言教学,以文化教学促进语言学习;解构传统的二元对立方法论,帮助学生克服民族中心主义或民族虚无主义;突出语言教学的人文性,帮助学生形成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人格。
关键词:第三空间;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外语教学
我国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发展现状及启示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2000—2018)
王晓宇 潘亚玲
提要:本文对2000—2018年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的506篇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从发文量、期刊分布、研究方法、热点演进、主题分类等方面揭示我国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现状。分析结果显示:(1)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总体呈发展态势,研究热点与外语教学改革进程紧密相连;(2)研究方法以非实证研究为主,实证研究近年来逐步增加;(3)研究内容渐趋深化,研究领域多元融合。文章最后指出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建议。
关键词:跨文化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文献计量分析
国内外跨文化外语教师研究述评与展望
郑 萱
提要:本文基于SCOPUS与CNKI数据库的265篇英文论文和199篇中文论文,对1937年以来的国内外跨文化外语教师研究进行了述评。国外研究理论取向由本质主义转为社会建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质性方法运用增多;国内研究以本质主义取向为主,实证研究偏少。国内外研究从关注跨文化教学信念、态度转向关注教师认同、跨文化能力,发现教师在跨文化教学理解、实践、能力方面均有不足。文章最后对未来跨文化外语教师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跨文化外语教师;跨文化外语教学;述评
外语界
2019年第5期(总第194期)
目 录
提 要
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
推动构建中国特色英语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的研制与思考
蒋洪新
提要:在教育部的直接指导下,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研究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教学指南》)。本文在阐述《教学指南》研制过程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对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和翻译专业的实施方案、核心课程描述以及阅读书目研制等相关问题进行说明和解读,以期不断深化英语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构建中国特色英语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英语类本科专业;复合型人才;立德树人
《翻译专业本科教学指南》解读
肖维青 冯庆华
提要:本文阐述了即将付梓的《翻译专业本科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教学指南》)的研制背景、出台的必要性,分析了《教学指南》与《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关联和区别,介绍了《教学指南》的框架结构,阐明了《教学指南》的四大特点,以期为我国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建议,推动翻译本科专业的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翻译本科专业;教学指南;国家标准;教学计划
《翻译专业本科教学指南》中的翻译技术:内涵、历程与落地
赵 璧 冯庆华
提要:本文在细读翻译专业本科教育三份纲领性文件——《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及即将付梓的《翻译专业本科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教学指南》)的基础上,分析了翻译技术在三份文件中现身、缺席、落地的历程及原因,并重点阐释了《教学指南》中的翻译技术及其意义,以期为翻译专业的翻译技术教学提供建议。
关键词:翻译技术;翻译本科专业;教学指南;国家标准
学术英语教学研究
学术英语教材词表的研制范式与实践应用
金 檀 刘康龙 吴金城
提要:作为学术英语教学的重要工具,学术英语词表是国内外应用语言学研究关注的焦点之一。基于文献研究与案例分析,本文将学术英语教材词表的研制范式归类为“总体语料驱动”、“个体课文驱动”与“具体词网驱动”三种。文章系统梳理了三种研究范式的理论基础,分析典型词表的应用案例,并探究了词表研制范式对学术英语教材研发与课堂教学实践的影响。
关键词:学术英语教材;词表研制范式;典型词表案例
基于语料库的学术英语程式语研究与教学应用
陆小飞 刘颖颖
提要:程式语是学术话语的关键特征之一,在学术英语的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从基于使用的语言习得理论出发,简要讨论心理语言学和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揭示的程式语在语言习得中的基本作用,梳理不同种类程式语的操作化定义与提取方法,进而聚焦基于语料库的学术英语程式语研究,总结学术英语程式语教学资源的建设成果及其潜在应用。文章最后重点阐述未来学术英语研究与教学中程式语形式分析、功能分析有机结合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学术英语话语;程式语;语料库分析
大学生学术英语演讲论证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
冯芃芃 龙 影 谷明樾
提要:学术英语演讲中,论证能力是决定演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以3名大学生为个案分析对象,探讨他们在学术英语演讲课中论证能力的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学生通过课程训练能在演讲中提供更多的概念定义和推理因素,更频繁使用获取受众认同的策略,有效利用多模态资源;学生的论证能力受到学习经验和特定领域内容知识的影响,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支架和互动活动能够促进学生论证能力发展。
关键词:论证能力;学术英语演讲;个案研究
面向科研发表的英语写作教学研究:回顾与启示
雷 军 李詠燕
提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不断推进,各高校对面向科研发表的英语写作(ERPP)课程的需求日益迫切。本文梳理相关国际文献,重点阐述ERPP课程中体裁教学法、数据驱动学习和科研写作小组3种主要教学模式的应用,旨在为我国高校开展ERPP教学提供参考,促进我国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的学术英语写作与发表能力提升。
关键词:写作与发表;体裁教学法;数据驱动学习;科研写作小组;课程与教学
外语教学
超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构建探索
张德禄 郝兴刚
提要:本文重点探讨如何构建适用于外语人才培养的超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文章首先对超文化交际能力与超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进行了综述,然后结合多元读写能力培养模式、Bernstein的知识结构理论和Maton的合法化符码理论,从知识讲授、实践教学、批评思辨、应用与创新四个方面构建了超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还需更多的教学实践来检验、优化和完善。
关键词:超文化;超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多元读写能力
同伴互评中的教师实践与学生认识互动研究
周季鸣 束定芳
提要:本研究聚焦我国东部一所高校 3 位英语教师一个学年中 54 课时的课堂评价活动,通过课堂观察、对 25 名学生的小组访谈、学生反思日记等收集数据,考察同伴互评中教师实践和学生认识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初始参与同伴互评时,在认识上对评价者身份、评价能力、评价结果使用存在困惑。学生实施互评时,遇到认知和社会文化层面的困难。学生对同伴互评活动的认识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与教师如何设计、实施、监控同伴互评密切相关。研究提出了中国大学英语课堂开展促学同伴互评的相关启示。
关键词:同伴互评;教师实践;学生认识;促学评价
个性化英语学习任务中学习者个体实践网络的构建
左红珊 张文忠
提要:语言学习是学习者在实践共同体中通过参与语言实践习得知识的过程,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形成以自己为中心的个体实践网络。本研究基于“个性化英语学习”课程,探讨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个体实践网络构建。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课程任务的推动下构建了集群丰富多元、中心节点与各节点之间链接紧密的个体实践网络。个体实践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情感支持和学术支持,有助于提高英语学习的成效。
关键词:个性化英语学习;个体实践网络;情感支持;学术支持
二语研究
母语影响下的二语语义趋向知识隐性、显性学习研究
陆 军
提要:本研究采用语料库与实验相结合的范式,设计语义趋向知识学习任务和能够过滤母语影响的隐性、显性知识测量方法,探讨母语影响下的二语语义趋向知识隐性、显性学习特征。研究数据显示,在朗读口译任务中,语义趋向知识隐性学习效果显著;在规则搜寻任务中,隐性和显性学习效果均显著。分析表明,语义趋向知识隐性、显性学习效果与注意力水平密切相关。注意力水平较低的任务主要促进受试基于搭配实例抽绎目标语义趋向规则;注意力水平较高的任务促使受试克服母语影响,建立并验证目标语义趋向假设,同时激活母语语义趋向知识,引发隐性联系反应,产生搭配记忆错觉。上述发现对深入开展隐性、显性学习研究具有理论启示,对二语词语教学和测试具有实用价值。
关键词:二语语义趋向知识;隐性和显性学习;注意力水平;母语影响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外语学习负动机因素研究
余樟亚 韦晓保
提要:本研究通过对367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探究了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外语学习负动机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交际机会与意愿”、“与专业学习的冲突”和“自我效能”是造成研究生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的重要因素。高水平组研究生因“课程设置与学习内容”引发的负动机强度显著高于低水平组,而低水平组因“自我效能”、“交流机会与意愿”、“学习经历”引发的负动机强度显著高于高水平组;不同内外部因素对研究生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和持久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进而提出相应建议以提升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外语学习动机和学术素养。
关键词:英语学习动机;负动机因素;非英语专业研究生
外语界
2019年第6期(总第195期)
目 录
提 要
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
《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指南》解读
曾艳钰
提要:为应对新时代英语专业教育面临的挑战,贯彻实施《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研制了《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本文基于《指南》的框架与内容,阐释了《指南》的特点,以期增进对《指南》实质的理解。
关键词:国标;指南;人文性;学科属性;差异化
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
跨院系多语种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文秋芳 张 虹
提要:本研究是前期校本和跨校外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研究的延续。研究报告了采用辩证研究范式建设跨院系多语种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全过程:1)确定研究的系统问题;2)构建新理论框架;3)实践新理论;4)反思与阐释。研究结果表明,新修订的四要素理论框架对跨院系多语种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尤其是政策型和任务型两类“拉—推”机制的创新确保了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有效运行。
关键词:专业学习共同体;外语教师发展;外语教师专业发展;辩证研究范式
高校英语教师测评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江进林
提要:本研究参考教育界权威的教师测评素养标准,采用情景问卷直接测量高校英语教师的测评素养,并结合访谈探究测评素养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基本掌握测评伦理知识、传统测试实施步骤及相关技能,但课堂评估方法选择和开发、评分标准开发、测评结果运用等技能相对欠缺。高校类型、教龄、学历对教师测评素养影响较大,测评课程、培训和会议对测评素养提升具有一定帮助,专业方向对测评素养没有显著影响。研究进而对改进教师教育培训和教学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英语教师;测评素养;影响因素;情景问卷;访谈
情境学习与实践共同体框架下的评价素养发展研究
——“形评新手”大学英语教师为例
黄恩谋 杨满珍
提要:本研究运用情境学习与实践共同体框架,探析了两名“形评新手”大学英语教师的评价素养发展过程。研究发现,自身专业学习和团队的教学法、评价、科研、情感“支架”是促进两名教师形成性评价知识和实践发展的核心要素;由于团队去中心化的权力结构和分布式认知的学习特点,两名教师与团队的互动模式及其身份转变并不具有“向心式”特征。研究进而构建共同体中教师评价素养发展模型,以期为外语教师教育中教师评价素养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评价素养;情境学习;实践共同体;身份认同;教师发展
语言政策与规划
国家语言能力的缘起、界定与本质属性
戴曼纯
提要:国家语言能力概念近年来备受关注,相关讨论众说纷纭。本文在回顾国家语言能力概念界定和构成相关论述的基础上,梳理了国家语言能力认识视角的商品观、资源观、战略利益观和人才观。文章阐述了国家语言能力界定的广义和狭义之分,指出:(1)国家语言能力建立在资源、制度和运筹之上,分为内在能力与外在运用;(2)资源包括语言资源、语言人才和语言相关人才,其中人才是根本;(3)国家语言能力具有结构模块性、实用功能性和系统动态性等本质属性。
关键词:国家语言能力;结构模块性;实用功能性;系统动态性
全球治理视域下中国国家外语能力建设的范式转型
沈 骑 曹新宇
提要:近十年来,国家外语能力建设逐步成为中国外语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我国参与和推动全球治理新格局的战略发展,新时代国家外语能力建设面临范式转型的任务。本文基于语言规划理论,厘清国家外语能力建设的概念与范式,阐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外语能力建设的范式变迁,提出在全球治理新时代构建以资源范式为主的国家外语能力建设新范式,深化外语教学改革,以服务国家战略发展。
关键词:全球治理;国家外语能力;语言规划;范式转型
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
“一带一路”沿线一流高校外语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王雪梅 赵双花
提要:本文立足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尝试分析归纳沿线国家一流高校的外语专业、外语课程设置、外语专业培养目标的现状与特点,并进一步阐述其对我国外语专业建设和外语类人才培养的启示。
关键词:“一带一路”;一流高校;外语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
“一带一路”沿线关键土著语言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程 彤 邓世平
提要:课程设置是培养关键土著语言人才、实现“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重要环节。本文阐述了关键土著语言的内涵,比较分析了国内外三所高校关键土著语言专业的课程设置,指出了当前我国高校相关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文章进而结合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提出我国关键土著语言专业平衡社会、专业、个人三个维度需求的课程设置原则,建议整合语言技能课程,拓展国别区域课程、专题研究课程等,以培养适应“一带一路”建设需求的关键土著语言人才。
关键词:关键土著语言;课程设置;“一带一路”
二语研究
国外二语语用能力研究方法述评与展望
张 涛 杨连瑞 蒋长刚
提要: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的二语语用能力研究高被引文献为分析对象,采用定量内容分析法,梳理述评了国外二语语用能力研究方法。分析结果显示:(1)DCT、角色扮演等传统数据收集工具虽然存在局限性,但仍是主流工具,民族志、心理实验、元分析等新兴方法能够弥补传统工具的不足;(2)二语语用能力研究偏重定量分析,但定性分析和混合分析应用呈现上升趋势;(3)复制性研究在二语语用能力研究中未得到足够重视。文章最后展望了二语语用能力研究方法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二语语用能力;研究方法;述评;展望
微观生态人文视域下基于朋辈辅导的英语语音习得研究
刘 森 郝原悦
提要:本研究在微观生态人文主义理论视域下,探讨了华东师范大学基于朋辈辅导的学生英语语音习得。研究结果表明,朋辈辅导学习能够有效满足学生语言技能习得和心理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的语音习得。语音助教通过辅导学生能够提升自身语音能力和综合素质。研究验证了二语习得中社会互动理论的有效性,能为我国英语教学开展朋辈辅导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生态人文主义;互动理论;朋辈辅导;英语语音习得;语音能力
外语教材编写研究
新时代高校英语教材建设的思考
张雪梅
提要:教材在语言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十分重视英语教材建设。本文阐述了新时代发展对高校英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指出了高校英语教材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并对高校英语教材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推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英语教学;英语教材建设
精彩阅读
Y编邀您加入教师群
语言科学同学交流群
欢迎留言并分享至朋友圈